鼓楼
 

   

   大同鼓楼位于城区南街中段,是一座高层的古代楼阁建筑。创建年代不详,但按旧城建设规制,应为明建。清代时曾多次加以修葺。鼓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又叫更鼓楼。朝阳初升,钟声飘荡,夕照西下,鼓声飞扬,这就是所谓“晨钟暮鼓”,在古代常用它来作为报告时辰的工具。但在战争之中,它可作为军情的报警信号。在我国封建帝王专制的时代,城市里一般都设有钟、鼓楼,而且多建置在城市的中心。这除了报时报警以外,还大有点缀市容的作用。
  大同鼓楼为十字歇山顶三层楼阁建筑,是大同市内现存唯一的一座古代高层楼阁。其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 17.65 米,南北宽 14.55 米 , 高约 20 米 . 三层楼阁均为四面辟门 , 周置回廊 , 外设凭栏 . 底层的西北壁上建有仅能容一人上下的木制楼梯 , 二层西南角上建有通往三层的楼道。在三层楼上,原来置放着一面大鼓,现已不存。
  各层楼的楼檐下均置有斗拱。底层外檐廊下存有清代顺治、康熙、咸丰年代的维修碑记九通,是研究鼓楼建置的第一手资料。早年,鼓楼的二、三层檐下各悬有一方牌匾:东向,上为“歌风”,下为“云开春晓”;南向,上为“鼓楼”,下为“声闻四达”;西向,上为“振德”,下为“和声鸣盛”;北向,上为“时雍”,下为“瞻云就月”。这些牌匾,书法刚劲,镌刻精美。鼓楼下层檐下还另有一方牌匾,为“天理昭彰”。据说此匾为王世荣所题挂。王世荣,张家口人,在大同开办一间“永源公”货铺。民国四年(公元 1915 年),被人骗去许多财帛,而对方又昧心不认。王世荣愤怒至极,自题“天理昭彰”四个大字,悬于鼓楼之上,以表示:“世事虽然暗昧,天理仍将昭彰,干坏事决无好报“。在鼓楼北口东西的两根柱子上镌刻有楹联一幅,上联为“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下联为“心田留一点,子耘孙耕”。据传为康熙御笔。

 

 




 

 
 
     
 
版权所有 © 2009 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
地址:大同市新建南路5号
网址:http://www.dtgcb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