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
 

 慈云寺初建于唐代 , 原名法华寺 . 坐落在天镇城内大西街路北 . 辽开泰八年 ( 公元 1019 年 ) 进行过一次大修 . 明代宣德三年至五年 ,( 公元 1428 年— 1430 年 ) 又一次重修,并将法华寺改名为慈云寺。现在的慈云寺正是明代宣德年间重修后保留下来的全貌。
  慈云寺南北长 140 多米。东西宽 40 多米,全部面积约 5600 平方米。寺院规模宏伟、博敞宏丽、结构精巧,是县内最大的古建筑,有“关北古刹”的誉称。 
  慈云寺是一座佛教寺院。全寺三进三出。以金刚殿、天王殿、释伽殿、毗庐殿四大殿为主体的三重院落,规模宏大、布列舒宽。整个布局是由小到大、由易到繁、主次分明、加上寺内的古代塑像、壁画、琉璃、浮雕荟萃一起。是一个富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艺术宝藏。
  慈云寺的第一个殿宇就是金刚殿,金刚殿的两侧是山门,门前蹲着四个石狮,对面则是一尊用砖石雕成的五龙大照壁,高约六米。
  进入山门,正面是大雄宝殿,殿内除有弥勒佛像外还有四大天王的四尊塑像,殿外两侧悬挂两块巨匾,这是公元 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那拉氏和光绪载恬离京西逃,同年八月二十四日路经天镇在这里住了一夜。他们重返北京后,即派专人送来这两块木匾,一块是慈禧题词“英灵千古”,一块光绪题词“山河闲气”。
  在大雄宝殿的东西侧,各有一座别致的圆形楼阁,高达十米多上置洪钟巨鼓,人称钟鼓楼,分上下两层,每层依靠八根圆柱环绕支撑,两层屋檐上大下小,显得十分匀称协调,在建筑的顶部中央是一颗很大的圆球,形成建筑艺术上的独特风格。象这样的奇特的建筑物,不仅是省内绝无仅有的,而且在全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在钟鼓楼的中央,悬挂着一口铁钟,重八百余斤,铸于明代宣德七年(公元 1432 年)距今已有 553 年,这口铁钟,铸造精良,质地优良,声音洪亮,解放前这里居住的和尚每日早晚四次击鼓撞钟,钟声可达几里以外。
  第二寺院正面是释伽殿,东西两侧配有东祖堂、东观音殿、西祖堂、西观音殿、释伽殿、有释伽佛等佛像,东、西、北三面墙上布满了壁画。内容是反映佛教人物及其活动的故事,壁画主次分明,艺术笔触细致入微,人物表情丰富生动,富有强烈的现实感,从中可以窥察到明初社会的风貌,浓淡相宜,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初看,如千人一面,细看,则无一重复,各具神态,每个像在眼、鼻、耳、嘴、眉、手和莲花座上都有极其细微的差别。
  穿过释伽殿两侧的月亮门,就是主殿毗庐殿、殿宽 23.5 米,纵深 11.5 米,现在大殿周围一人合抱不住的十几根柱子仍是唐代初建时所立,它们经历一千多年的沧桑,仍然保留至今,支撑着毗庐殿平地而起的四尺多高的台基,全部是用片石干砌而成,重建毗庐殿至今已历时 555 年,它经历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年间的六次大地震,至今没有出现倾斜,塌陷的现象。
  毗庐殿是慈云寺的主殿,它比前三座大殿又多了一跳斗拱,成为五跳斗拱,使周围的飞檐直插天际,显得庄重威武雄壮,象这样的建筑是国内少见的。
  毗庐殿殿内正面是毗庐遮那佛的塑像,两侧则是工艺特别精致的藏经楼。据传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位和尚——乐天、妙明出家来到这里,见到藏经楼如此精巧,可是从建成以来的三百多年时间,楼内一直空无所有,于是他们多次向朝廷请求颁发经书。终于在乾隆三十二年(公元 1767 年)经书获准请到慈云寺,这套经书由经藏、律藏、论藏组成。统称为“三藏”,计八百八十余套,共八千八百余册,从此慈云寺声名大振 , 香火愈盛。
  毗庐殿两侧东边是方丈室,西边是法师寮,东西配房,东斋堂,大伙房,西禅堂,二伙房。
  慈云寺的另一特点是各个大殿的顶部及屋脊全部是精致的砖雕和琉璃浮雕,两侧饰有花样繁多,斗姿争妍的花卉图案,和色彩绚丽造型奇特的五色龙,顶部立有众多的人物和各种走兽的彩色塑像,其中走兽的塑像千姿百态,或走或蹲,或驰或跃,或打或腾,形象逼真,生气勃勃,是明代彩塑的艺术珍品。
  慈云寺是佛教寺院,各个殿堂都布有各种雕塑佛像,主要佛像有金刚、密迹、四天王、释迦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毗庐遮那佛等大形雕塑像六十余尊,最高达五米之多,还有各种铜铸佛像四百八十余尊,这些佛像造型奇特,比例匀称,体态魁伟,神情竣严,这不仅是珍贵的宗教艺术珍品,而且也是我国古代雕塑的艺术杰作。

 

 




 

 
 
     
 
版权所有 © 2009 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
地址:大同市新建南路5号
网址:http://www.dtgcb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