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称帝与北齐长城
 

北魏勋臣平城人真定侯娄堤之孙女娄昭君,聪慧可人,强族争相攀亲,昭君一一拒绝。一天她看到一位正在城头执勤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一副人杰之相的少将军高欢,失声惊叫:“这才是我的夫君”。于是支使随从奴婢向高欢致意,并多次接济钱财、马匹。终结百年之好。当时天下大乱,英雄四起,高欢结天下英豪,昭君经常参予。北魏普泰元年(531)节闵帝封高欢为渤海王,封昭君为王妃。(娄昭君生六男二女,计四帝二王,二女均为东魏皇后)。高欢以晋阳为主要根据地,依靠居住在并州的六镇流民,作为高氏政权的根基。536年使长子高澄居邺,控制东魏朝廷。当时高欢的敌国,西有宇文泰的西魏,南有南朝的梁国。高欢使侯景为河南大将军,统辖黄河以南诸州郡,将兵10万对付梁国。537年高欢攻西魏,543年高欢与宇文泰在邙山大战。东西魏经过几次大战,势力相敌。高欢自532年入洛阳至547年死,先后16年的经营,完成了灭东魏、立北齐的条件。高欢死,侯景起兵反高澄,被高澄击败投梁。549年高澄正准备受魏禅,被奴隶兰京(梁人,被俘后配厨房作奴)杀死。高洋继高澄位。550年高洋灭东魏,自立为齐皇帝。齐文皇帝选健斗的鲜卑人充宿卫军,号称“百保鲜卑”,又选勇武的汉人充边防军,号称“勇士”,连年出击柔然、突厥、契丹,于天保年间先后修长城5次,其中大同境内长城,据《北史·齐本纪》载,文宣帝天保三年(552)“十月乙未,次黄枦岭(山西汾阳西北黄芦岭),仍起长城,北至社于戍(山西五寨县),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天保六年(555)“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今北京昌平东北)至恒州(今大同)九百余里”。天保七年(556)“先是自西河(今山西汾阳)总秦戍(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这条长城从黄栌岭始,跨离石小盆地到兴县长城坪,折东北经岢岚到五寨、宁武,再向东到居庸关、山海关,纵横3000里,其中山西境内1800余里。天保八年(557)初,“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络拔(今大同西南)至乌纥戍(平型关东北)长四百里。“重城”即今天的内长城,起于偏关县东境,东经雁门关、北娄口、平型关到秦戏山。“库络拔”在“重城”极西处,向东400里,正好在山西、河北省交界的秦戏山附近,此处原为“坞纥戍”的防守奌。如今浑源、灵丘、广灵多有遗迹。天镇从新平尔经大营到平远头长城南侧,呈东西向,今仍存部分残迹和基础,长约6000米。这些军事上的守战措施,有助于齐国边境的安定。继天保年间修长城之后,武成帝河清年间,修筑了太行山长城。后主天统年间修筑了大同至于海的长城。武成帝所筑长城,据《资治通鉴》载,河清二年(563)三月,“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主道沿太行山所筑西部长城,主要用于防御北周的东进。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当北齐政权日益腐败之时,而关中的北周政权通过一系列改革,国力日益强盛。承光六年(577)北齐为北周所灭。次年周武帝率五路大军,亲征突厥,武帝死于北征途中。此后突厥屡犯北周地,为防突厥南下,北周修缮和利用北齐时所筑长城。据《周书·宣帝纪》载,静帝大象元年(579)五月,突厥犯并州,“六月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

(姚斌供稿)

 

 
 
     
 
版权所有 © 2009 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
地址:大同市新建南路5号
网址:http://www.dtgcb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