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2日上午,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在市博物馆会议室召开关于云冈石窟陈列馆设计方案研讨会,会长安大钧主持了会议,殷宪、古鸿飞、葛世民、高平、要子瑾、姚斌、张滃、曹杰、聂还贵、张焯、辛长青、王恒、孙学武等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围绕市文联主席、市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理事聂还贵起草的《云冈石窟陈列馆内容设想》和《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环屏影像解说词)两个文本展开讨论。出席会议的专家先后从云冈石窟陈列馆(文本)的内容形式、思想艺术、逻辑层次和切入点的选择,云冈石窟与北魏历史的关联、云冈石窟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云冈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融合、文化的映照等方面,谈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在各种观点思想的交流中,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
安大钧会长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集思广益、归纳总结,发表了以下几点意见:一是云冈石窟涉及到佛教文化、石窟文化、北魏历史文化、民族融合文化诸多方面,关键是要选好一个切入点,是由小到大,还是由大到小,由何处切入,要仔细斟酌;二是建云冈石窟陈列馆也好,搞环屏影像解说词也好,我们必须要弄明白,展示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主题是什么,主线是什么,切入点是什么,板块结构是什么,表现方式是什么,展示的依据是什么等系列问题。明白了这些问题,我们的头脑就清楚了,方向就明确了。关于展示的目的,我想云冈石窟陈列馆,应该是云冈石窟实物展示的一个补充。其展示的目的,就是帮助广大游客了解云冈石窟背后的故事,进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云冈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从中得到更好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愉悦(在北魏历史文化的展示方面,应该分为两个阵地,一个是云冈,一个是方山永固陵,两个阵地应突出各自的特色)。关于展示的内容,我想内容不宜太多,主要是突出云冈文化。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代表符号,云冈就是大同的代表符号。切入点就是云冈石窟,《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是否可改为《雕刻在石头上的文化》,因为云冈的石头是会唱歌、会跳舞、会说话的石头。是精美的石头,艺术的石头。展示云冈文化,就是要把云冈的历史价值体现出来,把云冈对佛教文化、石刻艺术文化的贡献展现出来,尤其要把“佛教的中国化始于云冈”的“亮点”凸现出来。关于展示的主线,就是要以云冈石窟的开凿史为主轴,辐射到北魏历史文化,包括和文化、合文化、改革文化等。关于展示内容的板块结构,现在文本的六大板块就基本可以。可在此基础上再充实再提高。关于展示的方式,可以分为实物展示为主和虚拟展示为辅。关于展示的依据,我的看法是多展示有定论有比较统一认识的东西,有争论、有异议的东西少展示或不展示。三是要力争准确地、全面地展示云冈文化,展现云冈文化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历史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