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调查研究信息

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赴浑源进行恒山大景区建设调研



(2008年9月10日)

  2008年9月9日,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专家组在安大钧会长的带领下赴浑源进行恒山大景区建设专题调研。县委书记李根田、县长张秉善和县政协及恒山风景区负责同志一起陪同调研。
  冒着绵绵秋雨,安大钧一行先后视察了悬空寺、恒山山门、恒山后山门、永安寺、柳河公园、体育休闲广场等景点。.之后又在浑源县龙山宾馆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专家组听取了恒山风景区孙海川主任的汇报。他详细介绍了恒山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恒山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介绍了浑源县城境内的文庙、元觉寺、永安寺、栗家坟等文物景点以及文物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情况。接着又听取了县委书记李根田关于浑源县在名城保护修复和恒山大景区建设方面的工作汇报。专家组对浑源县委县政府争级上位,奋力赶超,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倾心打造实力浑源、活力浑源、魅力浑源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充分肯定,对他们在古城保护修复和恒山大景区建设方面的大手笔、大举措赞叹不已。如把县城内文物点周围居民住户、学校全部拆迁,把文庙、元觉寺、永安寺连成一个景区,如城内道路和周边环境的治理,如柳河公园建设和恒山山门的移山拓宽,如栗家坟的修复等工程都是了不起的大手笔。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浑源县在古城修复和恒山大景区建设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殷宪、古鸿飞、葛世民、高平、要子瑾、姚斌、张滃、孙学武等先后提出建议和意见。归纳总结大家的观点,安大钧会长提出以下几点:
  一是浑源在今后的古城保护修复和恒山景区建设中应着力解决好几个不协调的问题。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不协调的问题;周边环境与旅游景点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开发不协调的问题;浑源县城面貌与北岳恒山景区不协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多年的历史欠账造成的。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形象面貌大有改观,但还应再接再励。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搞好规划,把城市建设、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三者的发展统一起来,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二、要加强历史文化的研究。努力把各个文物景点、自然景点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传说故事挖掘出来,丰富景点的文化内涵,提高景点的文化品味。
  三、要把十三个景点连成一线,关键是搞好核心景区建设。这核心景区应该包括:恒山、千佛岭、翠屏山、悬空寺和浑源县城(包括历史街区和文物景点),要把景点修复与环境的绿化美化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名城与名山的关系。
  四、要把整体规划和局部实施同步进行。不能坐等整体规划出来再干,那样就会贻误战机。
  五、十三个主要景点之间可以用历史文化的脉络连接起来,在景区连通的道路周边可以搞文化广场、主题公园、影视基地等。如后山“和之门”前就可以建一个道教文化广场。
  六、要抓紧搞好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浑源县是历史名城,是文化大县,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文化资料库,可以分系列出光盘、出丛书。
  七、要抢抓机遇,多上项目。旅游资源开发就是最有竞争力的项目,要组织专人,赶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