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调查研究信息

大古都大同实至名归



大古都大同实至名归

安大钧

2016年11月下旬,中国古都学会在成都召开了2016年年会暨换届会议。我市马维平等五位同志出席了全体会议。马维平同志当选为副会长,宋志强同志当选为副秘书长。我因病未出席会议,按前几届副会长转任的惯例,年过70周岁的我和叶万松被聘为顾问。

11月26日我从新闻媒体上得知了这一消息:

“中国古都学研究高峰论坛”在成都于11月25日形成了《中国古都学会·成都共识》,正式将成都列为中国“大古都”。此前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九大古都”有: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此次成都的列入,全国便有了“十大古都”。

马维平同志返回大同后,给我介绍了"成都共识"的形成过程和表决通过情况。这情况几乎与2010年9月在中国古都学会大同年会上通过"大同宣言"时的情况完全类似:绝大多数人同意,共识(或宣言)通过;少数专家学者不同意,保留自己的意见。

中国古都学会是全国性社会团体、学术组织。其会议形成的"宣言"或"共识",是本组织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经研讨后形成的认知,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引领性。但它与"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定不一样。该称号是经自己申报,逐级审批,国家住建部组织专家、学者评审同意再报国务院批准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未经层层申报)。这是政府决定、政府行为,具有更强的权威性。

记得《大同宣言》发布后,社会舆论上对大同跻身大古都之列还是比较认同的,从百度搜索上、从诸多网站上即可得到证实;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这完全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当年的杭州、安阳、郑州跻身大古都时不是也有一些反对意见吗?

《大同宣言》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并未觉得万事大吉。他们深知,大古都名片的获得只是学术界多数人的一种承认,而要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承认、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还需要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还需要经过更多更广泛的宣传。

2010年9月下旬,中国古都学会大同年会闭幕后不久,我们就着手编写《古都大同》一书,由我任主编并拟定大纲、力高才任副主编并统稿、八位同志参与撰稿,作为"中国古都系列丛书"之一,在杭州出版社出版。机缘巧合,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孟桂芳同志正好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泰斗、中国古都学会创始人之一的陈桥驿先生的硕士研究生。该书2011年8月印制出版时,她去美国留学,2014年年初回到杭州后,想撰写一篇书评,鉴于对古都大同的历史缺乏深入了解,她便请自己的导师陈桥驿先生予以指导。陈先生通读该书后,写了长达两千多字的书评提纲。其中写道:"《古都大同》是一部历史城市地理的著作,也是一篇这个领域的杰作。中国古代也有此类著作,如《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之类,虽然都有价值,但都是旧时代的著作,不具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内涵,而《古都大同》则是历史城市地理学却也使用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原理,是一部历史城市地理的现代科学杰作。”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大古都的评判标准和构成要件,2012年中国古都学会大理年会上,我曾与中国古都学会顾问尹钧科、副会长叶万松、王岗商量要写一篇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叶万松先生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由我负责搜集、整理和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在2013年9月中旬中国古都学会开封会议上,副会长叶万松先生宣读了他执笔撰写的(作者署名为叶万松、安大钧和吴迪三人)论文《试论中国大古都的构成要件与生成环境》。会后,我托孟桂芳同志呈送给陈先生审读修改。经通读审阅后,陈先生在论文尾页上写出了如下批语:

“三位作者所写的这篇关于古都大同,把古都大同作为中国大古都,(笔者按:该论文论述了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安阳、杭州、郑州和大同成为中国大古都的构成要件与生成环境)立论扎实,说理明确,是一篇关于古都研究中别开生面的杰作,我很赞赏此文。认为这是我国古都研究中一项别出心裁而成就非凡的研究方向。希望几位作者再接再厉,在这个方向上继续从事深实,也希望在我国的古都研究中得到响应和推广。陈桥驿2014.3.20。”

陈桥驿先生是我最敬佩的当代四大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陈桥驿)之一。他对《古都大同》一书和论文《试论中国大古都的构成要件与生成环境》评价前,我们并不相识。他对大同的重视、对后辈的关爱、对后学的提携,令我十分感动。我2014年4月立即着手编写《郦学泰斗陈桥驿与大古都大同》一书,并于当年10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我把此书立即通过孟桂芳同志转寄给了他。

2014年11月4日上午,我到杭州浙江大学西溪宿舍区拜访92岁的陈老先生。他让我和孟桂芳坐在了他所坐的、周围几乎是全被书包围了的三人沙发上,他看着我们主编的《郦学泰斗陈桥驿与大古都大同》一书(在我拜访他的一个月前曾寄给他十本,拜访时,他又主动提出再给寄二十本,可见他对这本书的喜爱和肯定)。他精神钁乐、谈兴甚浓、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谈到了他与三晋文化和大同古都文化的结缘,"五次到山西"的经历;谈到了他对历史地理学、方志学、地名学、古都学的研究。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陈先生(没想到也是最后一次,2015年2月11日他不幸逝世)。

陈桥驿先生曾受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先生之托,编写了《中国六大古都》(含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之后安阳中国古都学会评为"大古都"后,又编写了《中国七大古都》。他还编写了《中国古都辞典》。他在中国古都学界一言九鼎,杭州、安阳入列大古都都是他审定的。在《古都大同》一书和论文《试论中国大古都的构成要件与生成环境》的批语,对统一中国古都学界认识、巩固大同大古都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在中国古都学界形成更广泛的共识,我们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还历经六年,先后编写出版了《大同历史大事编年》、《北魏平城分类纪事》、《中华民族团结融合之都----大同》、《佛都大同》、《丝路起点——北魏平城(大同)》五本书,与《古都大同》一起统称为"古都大同六书"。其中的《中华民族团结融合之都----大同》、《佛都大同》和《丝路起点——北魏平城(大同》三本书,属于专题研究性著作。在出版前我们都组织了高级专家评审会,邀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牵头,评审了研究成果,撰写了评审意见。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研究质量,也让专家学者更深入地了解了作为佛都、艺都、民族融合之都、公元五世纪丝路起点的大古都大同。这一系统丛书的出版,进一步确立了大同大古都的历史地位,以至出现了中国古都学会三门峡会长(扩大)会议和中国古都学会成都年会的两次肯定。

深入具体的研究、反复广泛的宣传、更多专家学者的认可,让"大古都大同"真正实现了"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