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老大同说大同

共话古城往昔 共忆陈年旧事——“老大同”再忆大同



本报记者史涌涛

昨日上午,大同古城保护与修复研究会再次邀请十余位70岁以上的“老大同”,在市博物馆地下会议室,共话古城往昔,共忆陈年旧事。

这是大同古城保护与修复研究会开展“老大同说大同”活动以来举行的第二场座谈会。与第一场座谈会邀请的多是老干部、知识界人士不同,参加本次座谈会的多是土生土长的老大同市民。他们纷纷以他们个人的经历,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老大同市井风情。

78岁的管静老人讲述了日本侵华时期的文化侵略,并感叹今天大同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71岁的马广兴老人以儿时的经历讲述爷爷辈制作大同铜器的盛况,把人们带回大同铜器远近驰名的辉煌;70岁的白恩老人是一名晋商后裔,他讲述着爷爷辈兄弟四人在内蒙古包头开办“玉和魁”皮货行时生意兴隆的景象,以及和字为先、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79岁的王效禹老人则讲述了大同几位老教育工作者在艰苦环境中执着于教育事迹的故事,令人感动;73岁的杨朴老人讲述了曾任国民党军政部长的徐永昌与大同的不解渊源,并呼吁保护重现位于现兴国寺一带的徐永昌墓……

“我们坐在暖暖的大厅里面,听老爷爷讲,那大同的故事……”,不知为何,在听老人们深情地回忆大同旧事时,记者心里总会不由得响起一段特别熟悉的弦律,并随着他们有时并不十分连贯的叙述中,沉浸于那依稀中渐渐清晰起来的斯土斯乡意境。而博物馆地下会议室又似格外适合于这样的座谈,宁静,温暖,并有博物馆那独有的深厚凝重的历史氛围,让座谈始终情景交融,交相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