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平城与丝路 >> 文献依据 >> 西域商品平城交易
西域珍宝类商品在平城的交易情况

4、史籍记载西域珍宝类商品在平城的交易情况

北魏早期,对商贸活动是“不设科禁,卖买任情”不加禁止的。包括迁都平城以后,交易仍然可以自由进行。北魏朝廷和下属官僚通过商贸活动谋取利益的现象,在平城时代非常普遍。拓跋部的君长以及太祖、太宗和一些富商如莫含、王霸、安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在政治及军事方面重用他们,而且将府藏的珍宝类以及其他货物委托富商同外国的贡使进行交易。这是北魏平城时代官营贸易的一大特点。

据考证,平城时代的贡品:南方汉人王朝是农产品、日用杂品;东北各国和北方蠕蠕则是马、文皮、貂豽皮等畜产品;而西域各国带来的贡品主要是珍宝类。这些由西域各国贡使运到平城来的大量珍宝均收藏在北魏朝廷的府库之中,贡品数量在世祖时期达到高峰,而太和年间,府库的充实情况与世祖时期相同。太和元年,来自蠕蠕的贡使莫何去汾比拔参观府库后,不禁为府库珍宝的丰富华丽瞠目结舌,叹谓“大国丰丽,一生所未见也。”

在平城时代,府库中积聚的大量金银珠宝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北魏向西扩张时从攻陷的城池掠获带回的;二是、鄂尔多斯沙漠东南缘边路、秦州路、河西走廊等地前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路线打通以后,沿着这条丝绸之路由西域各国贡使带到平城来的。

始光四年六月世祖攻陷统万城时,夏国府库之中的珍宝、车旗、器物等简直不可胜计。太延五年,攻陷姑臧城时,北凉府库中更是聚积了数量惊人的金银,珠玉和珍奇器物。而这些珍宝都来自西域方面。太平真君九年九月,成周公万度归大破焉耆三城,缴获了大量珍宝异玩。同年十二月向龟兹国发动攻击,又缴获了数以亿万计的珍宝。

另外,《魏书·西域传》明确记载了西域诸国出产的珍宝,如:波斯国出产金银、鍮石、珊瑚、琥珀、玛瑙、琉璃等奇珍异宝;豆拔罗国出产金银杂宝;大秦国出产琅玡、明珠、夜光壁等珍宝,等等。

西域各国朝贡的大量珍宝、珍奇文物作为贡品通常都收藏在朝廷府库中。而府库收藏的珍宝类以及其他财物会通过各种机会落入官僚手中,被这些官僚倒手转卖、谋取私利。太和八年前官僚不发俸禄,朝廷是允许他们经商谋生的。原来家境清贫的李冲因得宠文明太后,不断得到府藏珍宝、御物的赏赐,竟然成为巨富即是一例。

众所周知,所谓朝贡,其实质就是通过朝贡这一形式开展官营贸易。借朝贡之名开展官营贸易和私人贸易,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北魏朝廷用充满府库的珍宝类以及其他货物,委托居住在平城的与朝廷关系密切的富商同各国贡使进行交易“令使任情交易”。同时,平城的官僚也积极参与同各国贡使进行的交易活动。于是,西域贡使、北魏朝廷、官僚权臣便成为平城时代珍宝类商品的交易主角。这一切有《魏书》卷五三《李安世传》可以证实。